梦想文学网 > 前蜀亡国君 > 第二十一章 整顿朝纲

第二十一章 整顿朝纲


  事已至此,王宗弼知道自己已经凶多吉少。

  他毕竟也是久经战场,见惯生死的人,很快镇定下来,他抬头看着王衍,“敢问陛下要如何处置臣?”

  王衍脸色略略缓和,却依旧拉着脸,道:“公布你所犯的罪行,斩首示众,家人皆贬为庶民,发配至黎州,你可愿服罪?”

  王衍不愿意牵连过多。

  王宗弼毕竟是先帝老臣,功勋之首,若是株连过甚,难免会导致人心惶惶。

  只要王宗弼一死,那些功勋旧臣群龙无首,也就不足为惧。

  依王宗弼之罪,诛灭三族亦不为过,只杀他一人,也算是属于法外开恩了。

  王宗弼闻言,凄凉一笑,俯首道:“陛下仁慈,不罪家人,臣谢陛下恩典,臣甘愿领死!”

  以王宗弼的权势,若是早有所准备,足以与王衍抗衡。

  可惜被王衍打了一个措手不及,如今身处皇宫之中,已是毫无抵抗之力,只能俯首认命。

  他知道,王衍既然敢大动干戈,必然已经做好万全准备,此时若是还不识时务,胆敢反抗的话,全家性命恐怕也难保全。

  王宗弼长叹一声,“悔不听王宗俦之言,落个如此下场。”

  王建义子,山南道节度使王宗俦见王衍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,痛心疾首,私下曾找王宗弼,打算执行先皇王建的遗诏,废除王衍,另选一个合格的皇子继任大统。

  只是王宗弼觉得自己已经位极人臣,即便拥立新君,亦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没必要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去干一件只有害处、没有好处的事。

  除非让他当新君,但这显然是王宗俦不可能同意的。

  故此王宗弼犹豫不决,迟迟不能下定决心。

  王宗俦见国难当头,王宗弼竟然还心怀叵测,最终忧愤过度,含恨去世。

  若是当初王宗弼同意废黜王衍,也许就不会出现今日之事了。

  “来人!将王宗弼拖出去,斩首示众!”

  殿外禁军皆是曾跟随王衍一路北上,夺取关中之人,对王衍忠心耿耿。

  听到王衍吩咐,立即有人冲进殿来,二话不说,将王宗弼拖了出去。

  一时之间,大殿中鸦雀无声,众臣都被眼前一幕吓到了。

  王衍又拿起一份密折,众臣见此,皆是忐忑不安,他们已然明白,那箱子里面放的全是催命符啊!

  只是不知道下一个是谁。

  王衍将密折摔到地上,语气冰冷的喝道:“韩昭!这是你的,你仔细看看,上面可有冤枉之处?”

  韩昭,蜀国最大的马精精之一,善于窥迎人意,很受前王衍恩宠,官至文思殿大学士、礼部尚书兼成都府尹。

  他才疏学浅,仅粗通文章,韩昭有两个外号,“折袜线”、“僧剃发”,意思是他的学问“无有寸长”。

  韩昭吓得魂飞魄散,他不敢去看密折,跪在地上不住哀求,“陛下饶命啊……”

  “你卖官鬻爵,广受贿赂,徇私枉法,祸乱朝纲,可有此事?”

  韩昭妄图争辩,“陛下!这都是太后……”

  “闭嘴!”王衍大喝一声,打断韩昭的话。

  听到韩昭提到太后,王衍更是火冒三丈。

  韩昭仗着自己相貌英俊不凡,竟敢私会徐太后,与她那啥那啥,当自己的后爹。

  每每想到这些,王衍就像吃了苍蝇一般膈应。

  “朕视你为肱股之臣,想不到你如此丧尽天良。你罪大恶极,不容于国法!来人,拉出去,斩首!”

  禁军不由分说,将不断哀求的韩昭,拖向殿外。

  一个功勋之首,一个文官之首,转眼之间,皆身首异处,众臣被王衍的狠辣惊呆了。

  他们这时才想起,现在的皇帝,已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,不理政事的皇帝了。

  而是经历过千里征讨,数场大战,见过无数生死的皇帝。

  杀死一个人,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难多少。

  众臣吓得大气都不敢出,一个个低着头,恨不得埋进双腿之间,生怕被王衍注意到。

  王衍坐在龙椅之上,右手轻轻拍打着密折,语气平淡问道:“王宗弼和韩昭罪有应得,已经服诛。只是你们所犯之罪,又当如何处置?”

  众臣忙是跪倒在地,磕头求饶,“陛下恕罪!臣等以后不敢了!”

  王衍冷哼道:“依朕看,你们这些人,全部抄家灭族,绝不会有冤枉的。”

  轻飘飘的一句话,吓得胆小的,当即昏倒在殿中。

  “只是朕不想大开杀戒。”王衍口气一转,“朕命刑部和户部联合设立‘退赃处’,凡十日之内,将所犯罪行坦白交代,将所贪墨之银,交至退赃处者,朕可既往不咎。若仍有顽固不化者,一律严惩不贷。尔等明白了吗?”

  “臣等明白,谢陛下开恩!”众臣如蒙大赦,忙是谢恩。

  王衍想起后世流传千古的一段话,道:“你们要记住,‘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’”

  “传旨,即刻这四句话刻成石碑,称之为‘戒石’,立于各级官署衙门的大堂上,以告诫为官者务必清正廉洁,克己爱民。”

  这四句话,摘自后世蜀后主孟昶《颁令箴》中。

  历史上孟昶虽然也是蜀国亡国之君,其在后人评价中,却比前王衍强很多,至少孟昶这十六个字,被后世各朝各代奉为箴言。

  而前王衍在后世评价中却一无是处。

  “朕已言明,尔等好自为之。”

  王衍站起身来,“这些年来,我蜀国官员糜烂,与朕也不无关系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朕之罪,本应斩首,只是朕为一国之君,不可处以极刑,朕割发代首,以赎朕之过。且朕将下罪己诏,以谢国人。”

  众臣听到王衍的话,皆惊愕抬头看着王衍。

  割发代首,在现代看来,不过是愚民的游戏而已。

 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可毁伤,割发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惩罚。

  至于说罪己诏,乃是皇帝向天下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,更为难得。

  众臣皆心中发苦,皇上都割发代首,下罪己诏。

  以后蜀国臣工的日子不好过了。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c/book/49472096/667391743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c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