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文学网 > 前蜀亡国君 > 第二十二章 有人谋反

第二十二章 有人谋反


  王衍道:“朕定于十天之后,再次召开大朝会,届时朕将彻底清查尔等退赃情况。”

  “你们都下去吧,速去办理认罪退赃事宜,若是让朕发现有人企图蒙混过关,朕决不轻饶!尔等好自为之。散朝!”

  王衍明白,这次杀了王宗弼和韩昭,确实能震慑住一部分人,但是总有要钱不要命的!

  后世重八大帝剥皮揎草尚且不能完全禁止贪墨之事,指望自己杀两个人,说一番狠话震慑,就让所有人洗心革面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
  本来王衍也想用重典,将所有不法之臣一网打尽,杀一杀蜀国的歪风邪气。

  后来他想道,在之前蜀国那种风气中,很多原本清廉自守的官员,也不免随波逐流,误入歧途。

  这些若真能够改过自新,也不失为治世能臣。

  故此他这次仅仅诛杀王宗弼、韩昭二人,杀鸡给猴看。

  也给那些误入歧途之人留有一个回头是岸的机会。

  若是十天后,仍然死不悔改者,王衍不介意大开杀戒。

  借此机会清理一批蛀虫,正好让王衍心仪的能臣干将上位。

  ……

  一场大朝会,众臣皆胆战心惊,仿佛从鬼门关走一遭。

  众臣走到宫门口时,看到高挂在上的两个头颅,无不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一时之间,众臣心思各异。

  有的痛定思痛,幡然悔悟。

  有的认为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儿小而已。

  有的认为自己劳苦功高,皇上不会把自己如何。

  还有的觉得自己行事严密,不会为外人所知。

  ……

  当天夜里,徐耕将两个儿子徐延琼、徐延珪叫至书房中。

  徐耕早已年过古稀,本是在家颐养天年,不问世事。

  他一生公正廉洁,忠心为国,对两个儿子无法无天大为不满,只是年事已高,精力不济,想管也管不了。

  听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,徐耕嗅到一股山雨欲来的气氛。

  春江水暖鸭先知,徐老爷子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,很快看清形式。

  想到他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,徐耕不免忧心不已。

  徐耕面容严肃的吩咐徐氏兄弟二人,“你们速去将这些年来贪墨所得,登记在册,送至退赃处,不得有误!”

  徐延珪一听,顿时大为不满,叫道:“父亲,怕什么,你老人家身为国丈,两个姐姐贵为后宫之主,大哥亦是重权在握,若是我们就此低头,不免让众人笑话。我们就不退,皇上能把我们咋滴?”

  “啪!”

  徐耕扬起手,一个重重的巴掌落到徐延珪脸上。

  徐耕大骂,“混账,你懂什么?我徐家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?是皇上。若是没了皇上,你们算什么东西?我们唯有跟紧皇上的脚步,一切为皇上着想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  徐耕喘了喘气,继续道:“如今皇上欲整顿朝纲,你们必须为百官做表率,不止要退贪墨所得,还要上表请罪,恳求辞去朝中一切职务,如此才能永保圣眷。”

  “我徐家以外戚进阶,早已招致众臣不满,自古以来外戚若是权柄过重,有几个得善终的?若此时再不知进退,得罪陛下,将来必定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  “你们俩要时刻牢记,月盈而亏,盛极而衰的道理。”

  ……

  十天时间一晃而过。

  卯时,众臣皆忐忑不安等候在文明殿中。

  很快,王衍身穿龙袍,头戴龙冠,步入殿中,端坐龙椅之上。

  一阵山呼万岁之后。

  王衍不动声色问户部尚书潘在迎,“潘爱卿,退赃事宜办理如何了?”

  潘在迎拿出一份奏折,道:“陛下,到目前为止,共有一百三十六余人,退银七百余万两,臣皆已登记在册,恭请陛下御览。”

  李周辂取来奏折,递向王衍。

  王衍接过,却没有立即翻看,而是笑吟吟的看着潘在迎,问道:“潘爱卿退银几何?”

  潘在迎闻言,忙跪在地上道:“陛下,臣忠心耿耿,一心为国,从未做过贪赃枉法之事,还望陛下明鉴。”

  “呵呵!”王衍冷笑一声,拿出一份密折,扔在潘在迎面前,“事到如今,你还敢抵赖?你看看,这上面记载,你这些年来共贪二十万两,可是有误?”

  潘在迎哆哆嗦嗦拿起密折,打开一看,上面一条条记录着自己某年某月某日,收受何人钱多少,竟然一丝不差。

  “陛下!臣知错了,陛下恕罪!”潘在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,不断磕头求饶。

  王衍不理会潘在迎,翻开退赃奏折,与萧怀武所呈的密折一一对比。

  一个时辰之后,王衍抽出一张纸,提起御笔,在上面写下一道旨意,递给李周辂,道:“传旨。”

  李周辂接过来一看,吓了一跳,这上面有功勋旧臣,有宰相,有内官,牵涉的人太多了。

  尤其是王宗瑶、王宗绾二人,身为先皇义子,皆曾经有大功于蜀国。

  李周辂迟疑看着王衍,一时之间不敢宣读,“陛下!这……”

  “传旨!”王衍加重语气,重复道。

  李周辂无法,只得高声宣旨:“陛下有旨,王宗瑶、王宗绾、王宗昱、王宗俨、王锴、张格、景润澄、欧阳晃、田鲁俦、严旭、潘在迎、顾在询……等二十三人罔顾国法,贪墨甚巨,不知悔改,虽曾有功于国,难抵其罪,皆斩首示众,抄没家产充公,其家人一律发配黎州为民。”

  一时之间,大殿中一片哗然。

  未被点名的,固然庆幸。

  听到自己即将被斩首,很多人面如死灰,瘫倒在地。

  王宗瑶、王宗绾等人则是面色不忿之色。

  这两人,一个是临淄王兼中书令,一个是临洮王,皆劳苦功高,位高权重,乃是先皇王建留下的顾命之臣。

  两人仗着自己顾命辅政大臣的身份,大声争辩道:“陛下,臣等曾经跟随先皇打天下,出生入死,如今陛下过河拆桥,擅杀有功之臣,我等不服。”

  王衍看着二人,冷声道:“尔等有功于蜀国是不假,先皇与朕已许尔等高官厚禄,荣华富贵,以为回报。尔等却贪赃枉法,祸国殃民。何况朕也曾给过尔等机会,谁知尔等不思悔改,怪得了谁?不必多说,全部拉出去,斩!”

  王衍知道,自己如此做法,难免落个擅杀功臣的口实。

  只是现在这些功臣皆已经腐化,若是依旧留着这些害群之马占据高位,蜀国难免山河破碎,到那时悔之晚矣。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c/book/49472096/667224120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c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