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文学网 > 沉醉春光 > 第20章 相逢不识

第20章 相逢不识


朱长琮牙关紧闭,眼前一黑,几欲站立不稳,只觉浑身血脉贲张欲出,难以自控。
  ……
  那年他十二岁,在宫里,遇到了一个小姑娘,身着鹅黄衣裳,瓜子脸,眉目如画。
  她望着他,眼睛眨动,片刻间露出动人的俏丽笑容。
  那年,皇宫里花儿都开了,就连宫里最冷清的寝殿也遍是花影。
  而开的最好的,是殿外的一树梨花。
  梨花雪压枝,莺啭柳如丝。
  朱长琮折了几枝,想插到额娘屋里的花瓶里,额娘屋里许久不见鲜花了。
  刚从树上下来,就碰到了一个宫娥。
  那宫娥是杨太后派来的人,连额娘都要仰她鼻息度日,否则一举一动出了格,传到太后耳中,又要落下把柄。
  听人说,额娘从前也是个走江湖的,性子颇烈,可自从父皇薨逝后,额娘就成了这般唯唯诺诺的模样。
  额娘说:“娘做这一切,都是为了你,琮儿,我们在宫里一日,就要忍一日,只因你是你父皇最喜爱的皇子。“
  “所以,不管做什么,你的存在,就是错的。“
  那宫娥看见他爬树,先是骂了他一番,又劈手夺下他的花枝,扔在地上狠狠的踩烂。
  他身形已长成,修长挺拔,除了一张脸稚嫩,立在那儿,比宫娥还高半头。
  他是堂堂天朝的皇子,是热血少年,狗仗人势到底也是一条狗,一条狗都敢对他一个皇子动手!
  他就不信,这些人,还真敢拿他这个皇室血脉如何?!
  他昂着头,一脸的冷酷,像抖擞着毛发的孤狼,扬手打了宫娥一巴掌。
  若,当年的少年有未卜先知之力,他定不会放任,不会反抗。
  他会忍,忍到离开那个红墙青瓦的皇宫,忍到手中有了制敌的剑,忍到羽翼丰满,而后才无需再忍。
  很久后,他方知,额娘为了他,向太后求情,亲手绣了血经,以表心志。
  以血染丝线,绣得万字经。
  绣成后,额娘大病一场。
  被打的宫娥一愣,随即也要动手,却被一个娇柔的声音喝住:“快住手!”
  这偏殿很少有人来,宫娥才敢这般胆大妄为,一听有人来,忙松开他,看清来人后,宫娥赶紧跪下行礼:“安宁郡主。“
  原来,这就是安宁郡主。
  朝颜殿虽如冷宫,他也常听宫娥们议论,杨太后与圣上皆喜爱安宁郡主。
  每回她来宫里,便要连着摆几日宴,宫里也热闹许多。
  那是朱长琮头一回见郑宝儿。
  她一身鹅黄衣裳,光彩明媚,走过来斥退丫鬟,眉眼弯弯地望着他,柔声问道:“这位可是四皇子?“
  细碎的梨花被风一吹,打着转儿落下,落在她盘着小髻的秀发上,她的笑如明月清风,徐徐绽放,见他神情冷漠,怔怔不答,便道:“四皇子原来住在此处。“
  又仰头望着门梁上的匾,念:“朝颜殿。”
  “清雅僻静,名字又好。“她眯着眼,面带微笑。
  “有什么好的?朝颜花,晨开夕败,何其短暂。“他淡淡道。
  这是太后为额娘的寝殿赐的名,他一向厌恶。
  听他语气低落,她有些愕然,片刻后才轻声道:“晨光只开一刻钟,但比千年松,并无甚不同,凡事总有两面,各人看到的不同罢了,我就顶喜欢这朝颜。“
  朱长琮抬首,见她一脸清逸自得,举止大方,偏又灵气十足,要比寻常小姑娘持重许多,小小年纪,便有这般见解,难怪皇兄和太后都对她疼爱有加。
  “四哥哥,宝儿既已到了宝殿,可以进去拜见若太妃么?”
  她这几句说得轻柔温文,语意真挚,朱长琮孤傲冰冷的心似是射入一道光。
  从他记事起,旁人提起他们母子都是避而远之。
  他一个皇子活得不如一个得宠的奴才,从没有人这样对他们施以青眼。
  到了屋里,郑宝儿上前盈盈拜倒,纳了一个全福,轻声道:“晚辈拜见太妃,望太妃锦绣吉祥。”
  若太妃自然知晓她的身份,连忙扶起,仔细瞧了瞧她,这才拉着她就坐叙话。
  郑宝儿坐在下首,慢慢拿起盖碗,揭开盖子,瞧了瞧碗中的茶叶,忽然从怀中掏出一包玫瑰花瓣,放入三人碗中,道:“太妃尝尝,这是宝儿新弄的吃茶法。
  朱长琮不记得她与额娘说些什么,只见她启朱唇、发皓齿,未语先笑,喝茶时轻轻啜一口,而后不慌不忙缓缓放下,说不出的风致天然,淡雅宜人。
  她只是一个小姑娘,却如一股温柔的风,轻轻抚慰着他心中的狂躁,连额娘都对她赞不绝口,只是到了临了,又轻声叹息一声。
  那时他不懂,额娘为何叹息,直至年岁渐长,远离京都,被远远的摒弃在这荒蛮之地。
  他才知,额娘叹息:这么好的姑娘,却与自己的儿子,有着云泥之别。
  那几天,她每日都来朝颜殿,都要带一包包的东西,上好的碧螺春,精细糕点,素馨鲜花。
  她喜欢与他下棋,两人能下许久,院子里的光亮明明灭灭,她或蹙眉或雀跃,口中总唤他“长琮哥哥“。

  长琮哥哥……
  怪不得,怪不得他会觉得她眉宇间似曾相识,怪不得他会那么喜欢她身上难掩的清雅之气,她就是她啊。
  五年未见,相逢不识。
  他都对她做了些什么……
  朱长琮捂住胸口,一口甜腥泛起,竟呕出一滩血来。
  千里迢迢来到西域后,被封为荣王,周伯来了。
  他对朱长琮说:“少主!臣乃梁博,是先皇身边的托孤之臣,也是暗卫,先皇薨后,这世上再无人知晓臣的身份,可臣时刻记得身肩重任,先皇在世,曾托付臣两件事,第一件便是,扶持少主您为储君,臣身上有先皇遗诏!“
  “先皇,始终要立的储君,是少主!“
  至此,朱长琮才开始呕心沥血,步步为营,终其一生发誓要用蝼蚁之力去撼顽石。
  他成宿失眠,思虑过度,睁着眼望着漆黑的夜,脑中却想着如何走好下一步。
  辛苦么?后悔么?值得么?
  从未想过,仿佛也没有退路。
  中原分给都护府的兵力,统共才一千骑兵,在这西域边疆自保尚且不足。
  而且通往中原的各个驿站、关口,都有朝中的眼线,他与额娘,非召不得入宫。
  因此,生生掐断了他与中原的联系,在朝中无一人,在京都无一人。
  唯有女人。
  通过旁人送到宫里的女人,才能打进敌人的内部。
  他们已经往宫里送去两个女子了,奈何并不得圣上欢心,只得再找,再送,总有一个会成为他们的枕头风。
  最重要的是,毗邻都护府的天琅山上,有价值连城的金矿。
  有了钱财,他就能做更多的事,没有人会对一箱箱的,黄灿灿的金子熟视无睹。
  还有那些西域小国。
  还有、还有一件顶要紧的事……
  如此这般思索一番,漫长的一夜就变的那么短,忽的,就过去了。
  他还如少年时那样,身形清瘦,目光阴沉,蹙眉成川。
  那日,郑宝儿带他去御花园放风筝,他牵着线,仰视阳光,眼睛眯着,一拉一拽的让风筝飞的更高些。
  郑宝儿站在他一旁,伸出纤长手指,在他眉间轻轻抚了下,笑道:“欢日尚少,戚日苦多,以何忘忧?弹筝酒歌。“
  “宝儿不会饮酒,可弹琴一曲,让长琮哥哥高兴高兴。“
  她未来得及为他抚琴一曲,因为,他的皇兄,当今圣上走了过来。
  朱长琮很少有机会见到皇兄朱长禩,但每次见到,朱长禩对他还算好。
  朱长禩的性子温和,人人都夸他是一位仁君。
  那次见面,他却龙颜不悦,走上前对郑宝儿低声道:“宝儿,母后寻你不着,原来你在这里。“
  这些日子,宫里人说安宁郡主总与四皇子混在一起,他本不想多言,因他知道郑宝儿的脾气。
  若让她感觉不舒服了,下次再请她来宫里玩,她就不来了。
  不日,便是朱长禩的生日宴。
  郑宝儿让若太妃、朱长琮也过来参加,安排到她身边的位置。
  太后面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,不动声色冷笑一声,端起茶杯压下一口茶,不知想些什么。
  反正,在郑宝儿眼中,杨太后始终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人,她的眼睛看人一下,虽是温和的,但却如看透人心一般,让人不敢有失。
  宴席上,郑宝儿为圣上抚琴一曲。
  郑宝儿的贴身丫鬟,点上一炉香,她才轻抒素腕,弹将起来,随即抚琴低唱:
  “越女采莲秋水畔,窄袖轻罗,暗露双金钏。照影摘花花似面,芳心只共丝争乱……“
  吴歌越水,江南小调,软糯轻柔,就像一首江南的画,历历如见。
  案上燃的香是郑宝儿自个儿调制的,有安神愉悦的功效。
  朱长琮至今忆起,亦如在梦中。
  很快,元宵节到了,他和额娘被恩准到承天门赏灯,而后,宫内走水,他的贴身侍从是罪魁祸首,被乱刀砍死。
  而他和额娘被发配边疆。
  忽忽岁月流淌,他快忘了京都的天是何等模样,忘了繁华街景,忘了亭台水榭。
  甚至,有意的,将她也忘却了。
  朱长琮眼前如飞蛾乱扑,强撑着不倒,她被他亲手喂下一碗碗的汤药,她皎洁的玉体,她的唇,她轻柔如沙的怀抱,她失去了心智……
  他差一点,亲手把她送到宫里去,让她使尽魅术,去上那个男人的床!
  他!
  他终于支撑不住,轰然倒下。
  宝儿……
  在天琅山上,逆风而行的郑宝儿,刚刚吃下一粒解药。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c/book/39365335/22222100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c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c